一、从自磨工艺应用的历史进程看自磨技术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国外工业型自磨机开始应用于矿业;我国于50年代末期研制出前列台干式自磨机。
60年代国外自磨技术逐渐完善,有较多的矿山,主要是铁矿采用了自磨工艺。我国在此期间研制出湿式自磨机,并先后对干式和湿式自磨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工作。
70年代是自磨技术发展较快的时期。在国外,自磨工艺除铁矿外,铜矿及其他有色金属矿山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我国自前列个采用干式自磨工艺的密云铁矿和前列个采用湿式自磨的歪头山铁矿分别于1970年和1971年投产以来,有许多新建矿山采用了自磨工艺,例如石人沟、金山店、东山、玉石洼、吉山等铁矿。80年代,北美经济萧条,钢铁工业不景气,新建铁矿山较少,但在国外其他地区和有色金属矿山仍有许多矿山采用了自磨工艺。我国自70年代末以来,自磨技术日趋成熟,80年代又有许多矿山采用自磨工艺,例如德兴铜矿、鲁中、西石门、保国(二期)铁矿、云浮硫铁矿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又有大批采用自磨工艺的矿山投产或建设。
二、自磨设备大型化取得新进展
自磨设备大型化是降低基建投资和生产费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也是自磨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自自磨工艺在工业上应用以来,自磨机的大型化一直是选矿界河设备制造部门的重要开发研究课题,并不断取得新进展。
50年代自磨工艺刚刚在工业上应用,自磨机规格较小。60年代出现了φ9.75m(32英尺)自磨机,并先后应用于某些矿山。70年代中期φ10.97m (36英尺)自磨机制造出来,并首先应用于美国希宾铁矿,这是当时较大规格的自磨机。此规格自磨机(以及此前的自磨机),采用常规的齿轮传动。由于受齿轮传动功率的限制,在此后较大一段时间内,自磨机规格没有新的突破。直至90年代中期,随着无齿轮传动方式的应用,相继制造φ11.58m (38ft)和似φ12.19m(40ft)的自磨机。
由中国设计和制造的φ12.19m×10.97m(φ40ft×36ft)电机功率为28000kW的自磨机,即将安装在澳大利亚Sino铁矿,这是当今世界上较大的自磨机。据报道,更大规格的φ12.80m~φ13.50m(φ42ft~φ44ft)自磨机正在设计中。
三、自磨试验方面的进展
常规磨矿的磨矿介质一般为钢棒(棒磨机)或钢球(球磨机),其规格和添加量是可以控制的。自磨(或半自磨)不同于常规磨矿,其全部或部分介质为被磨物料本身,它是随着给矿粒度组成及其物理特性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自磨不能像常规磨矿那样,仅凭矿石可磨性试验(获得矿石功指数)即可选择计算磨矿设备,它需要进行更充分的试验研究工作,其试验结果直接影响自磨流程的选择和设备规格的确定。
20世纪50~60年代,由于试验问题,自磨的应用曾出现过某些偏差和教训。70年代以来,人们认识到这一问题,对自磨试验工作更加重视,普遍认为新建矿山要采用自磨(半自磨)工艺,必须进行半工业规模的试验。这一认识和做法一直延续到90年代。我国为进行自磨试验,曾引进和自制半工业试验装置数套,做了多个矿山自磨试验,为选矿厂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自磨半工业试验结果虽然可靠,但工作量大,费用高,并需要大量矿样(从几十t到几百t)。对某些未开发矿山要采取如此之多有代表性矿样是相当困难甚至不可能的。为此,多年来,国外许多公司和个人研究以用少量矿样的实验室试验代替半工业试验。近10多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进展,国内外许多新建矿山根据实验室自磨试验结果,进行自磨(半自磨)工艺设计和建设。
目前,常用的几种实验室自磨试验如表4所示,其中有的试验可直接得出自磨(半自磨)单位矿石功耗(kWh/t),用来选择计算磨机;有的需要根据试验结果和存有大量生产实际数据的数据库资料进行模拟,模拟出不同条件下的单位矿石功耗(kWh/t),并依此选择和计算自磨(半自磨)机。
豫晖机械——选矿设备网:http://www.yhxksb.com/